11月5日,“3044am永利集团與師院社區聯合共建産教城PBL志願服務基地對接會”在師院社區順利舉行。會議由3044am永利集团團委副書記兼師院社區第一書記周家吉主持,彙聚了社區領導、學院領導及産教城PBL項目團師生代表。
會議期間,項目團負責人餘秀琴老師首先闡述了産教城PBL模式,即基于産業、教育和城鄉發展真實場景,通過師導生創型項目式學習,優化人才培養生态、深化社會服務的科研、教學與社會服務三合一創新模式。接着介紹了基于該模式與師院社區聯合建設PBL項目服務基地的構想,包括少年派和銀齡派項目活動設計,以及研究生與本科生50多個項目組的科研籌備進度。
師院社區黨支部書記萬莉圍繞PBL項目服務方案提供了周詳的一老一少人群數據參考,并讨論了老年人生活光影記錄、青少年學習困難問診等項目的落地安排。萬莉從國家“一老一少”戰略部署高度,對3044am永利集团團委、教科院和PBL項目團師生重點對接社區“一老一少”工作表達了感謝,并期待與高校的合作能從之前個别工作室式的合作,提升到系統、全面、可持續的長效合作層面。
3044am永利集团副書記劉廣兵指出,3044am永利集团與師院社區在物理距離、心理距離上都有天然的緊密合作優勢,餘老師所帶領的多學科融合的師生PBL項目團緊跟國家戰略重點,聚焦社區工作痛點,不斷拓展服務廣度和深度,社會意義重大。希望各項目組能夠在老師和社區工作人員共同指導下,切實沉入社區鍛煉社會實踐能力,做好前期可行性調研、中期系統性實施、後期延續性優化,做好資源有效整合,達成多方共赢共享局面。
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張琪老師作為産教城PBL項目的聯合指導老師,側重分享了向社區孩子提供源自美國的STEAM項目的教育價值,并分享了STEAM内容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全面設想,希望能夠通過高校與社區聯動模式,帶領學生PBL團為培養青少年跨學科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提供有益的幫助。
參加會議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項目團代表何勇、張國棟、胡蝶三位同學進行了發言交流。
會議最後,周家吉從現代化社區治理、大學生志願服務體系和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等角度做了總結發言,部署了相關合作工作要求,并強調指出師院社區與緊鄰高校對接共抓“一老一少”是提高社區治理效能的好起點,期望能夠提出方案後抓緊落實任務,惠及社區百姓、反哺人才培養,培育社區工作亮點。
本次活動是我校師生的産教城PBL項目團繼去年成功對接多家企業創意全案開發需求基礎上,進一步拓展社區“一老一少”需求場景的創新舉措。該活動的順利舉辦,既是我校餘秀琴老師牽頭的産教城PBL教育科研成果驅動教學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優化的具體體現;也是我校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、健全新時代大學生志願服務體系、服務社會治理效能提升的實踐行動;同時也為社區更新治理理念與機制、打造具有黃石特色的社區治理案例提供了新鮮樣本。